孕育路上的全能助手,用心傳遞專業(yè)知識,只為每一個生命的成長
最近小姐妹在群里和我們吐槽了她的“極品婆婆”。
大寶1歲,她婆婆就開始各種催生:
「三年抱倆好啊,趁現(xiàn)在我還年輕,能幫忙帶孩子,以后兩個長大感情也好!
說的一套一套,本來有“二胎計劃”的小姐妹就提上日程,結(jié)果等她真生完孩子,婆婆根本不幫忙帶。
而她大的要照看,小的要抱要喂奶,忙的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。加上身體恢復不好,常常腰酸背痛,睡的少,精神狀態(tài)也很差。
她就很后悔:沒人幫忙帶娃,二胎之間隔太近是真的很累。
生二胎這事兒,在很多家庭考慮范圍里。
但影響生二胎因素很多,比如身體情況、經(jīng)濟情況等,都需要納入考慮里,否則就可能會有小姐妹這種情況。
有了生二胎想法,很多媽媽們就會問:大寶和二寶,到底隔幾歲最合適?
一、二胎之間隔幾歲最好?
如果做好生二胎的準備,最基本要考慮的就是兩點:媽媽和大寶。
1.媽媽身體恢復情況
出于對媽媽和胎兒的健康考慮,一般建議順產(chǎn)媽媽們在12個月后再懷二胎,如果是剖腹產(chǎn),建議間隔18~24個月再懷二胎。
相關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與上一胎間隔時間短,無法給身體留下足夠的恢復時間,那么孩子的早產(chǎn)、低出生體重幾率就會增加,此外如果大寶還未滿12個月時懷孕,孕期并發(fā)癥風險也會增加。
那是不是隔的越久越好呢?答案是否定的。
如果超過5年懷二胎,一方面是上面提到對胎兒以及媽媽的風險也會變大,另一方面是年齡問題,如果超過35歲,風險更會增加。
ps:不過就算不在這些時間范圍里懷孕,媽媽們也別緊張,按時孕檢,遵從醫(yī)囑就好啦!
2.大寶的心理情緒
大寶能不能接受二寶的到來,是許多媽媽們糾結(jié)的問題。
根據(jù)寶寶的心理發(fā)展特點,間隔不同年齡,可能會存在不同問題:
●相差1歲時:
比如大寶1歲時,還沒有同胞競爭感,寶寶衣物還能二次利用,但兩個娃都沒斷奶,而且需要精細照顧,沒人幫忙僅靠老母親一人之力是真的帶不過來了。
●相差2歲時:
而2歲左右是大寶的敏感期,也是“叛逆期”,需要父母更多的關心和照顧,如果這個時候有了二寶,會分散父母注意力,大寶得到的關注少了,自然會有抵觸情緒,哭鬧甚至有行為倒退的情況(如要吃奶,原來學會上廁所又尿褲子等)。
●相差3~5歲時:
這時候大寶除了能說會走,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小事外,也從物權敏感期,開始逐步過渡到學會分享的階段,而且開始有人際交往,能和其他小朋友玩耍。如果父母能夠正確引導,平衡照顧到兩個寶寶,大寶也能主動承擔起“哥哥”“姐姐”的角色,照顧二寶。
總結(jié)起來就是:如果可以選擇,建議大寶3~5歲時懷二胎最理想。
但每個孩子實際情況不同,也并不是同一個結(jié)果,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能否做到平衡2個孩子的關系,以你的家庭是否做好準備。
二、你的家庭準備好了嗎
雖然理論上,大寶3~5歲是懷二寶的最佳時間,但現(xiàn)實里,該考慮的是:你和你的家人準備好了嗎?vivi媽說幾個基本考慮:
►育兒觀念一致了嗎?
如果生一胎時,因為育兒觀念家里爭吵不休,那么二胎出生時你又要再次面對,能接受嗎?
►丈夫參與帶娃了嗎?
如果你的“大豬蹄子”老公,每天只會忙于工作,你每天睡不夠,被娃綁定,心情糟糕,陷入“喪偶式”育兒,還要二胎干啥?
►家庭經(jīng)濟條件滿足了嗎?
再說到經(jīng)濟層面上,如果家庭經(jīng)濟收入有限,夫妻需要投入生計奔波中的時間更多,對孩子的關懷和陪伴也會減少,家庭和事業(yè)難平衡,能給兩個娃很好的照顧嗎?
在確認自己身體恢復,丈夫能夠參與帶娃,家人能夠幫忙,育兒觀念能基本一致時,那么再考慮二胎不遲。
說起來Vivian4歲了,周圍對我催生二胎的聲音也多了起來。
但我和她爸暫時沒有這個打算,她爸說:已經(jīng)要哄3個女人了,真沒精力了。而我希望能給女兒更多陪伴以及好的生活,目前為止一個就夠啦~(希望這不是flag)
不過有時沒等你考慮,天使寶寶就突然“光臨”了,最后還是得看你自己,成年人為自己選擇負責就好。 |